晋江,背靠戴云山脉,面朝台湾海峡,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大圣证券,直指东海。121公里蜿蜒的海岸线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海洋基因。西晋永嘉之乱,中原士族“衣冠南渡”,沿江而居,因怀念故土,“晋江”由此得名。
自戴云山发源的晋江向东海奔去,沿途滋养出九十九溪、龙湖、虺湖等一众溪湖。
得益于沿岸土地的供养,中原南迁士族在这片闽南红土上扎根,唐开元六年(718年)晋江置县。此后千百年间,人事更迭,商贾往来,晋江始终是泉州地区的中心所在。
潮起潮落间,晋江人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海洋。宋元时,晋江一跃成为“东方第一大港”。商船辐辏,万国衣冠,诗人李邴笔下“涨海声中万国商”正是这片土地最辉煌的注脚。在明中后期、鸦片战争、抗日战争、新中国成立初等时期,晋江人大量外迁,侨居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,造就了晋江“十户人家九户侨”的传奇故事。
走过沧桑,而又青春活力的晋江;扎根闽南,又拼搏全球的晋江人,始终不忘来源。他们把历史铭刻在宗祠中,吟唱在南音里,更流传在一个个村落内。
塘东村因“糖王蔡本油故居”“巨型触角沙滩海景”而闻名;
塘东村触角沙滩
福全村以“防御城堡”“明代卫所”而著称;大圣证券
围头村依托“战地文化”“对台前沿”,以及码头运输而发展迅速;
璧山楼
檗谷村为历代“文人墨客聚集地”,书法艺术和宗族文化的高地;
瑶前村因古龙窑参与了世界丝绸之路历史,如今有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;
南浔村则以清代平定台湾的施琅将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;
福林村堪称闽侨文化的宜居乡村;
梧林村是面向泉州乃至国际的“侨乡文化博物馆”;
梧林村 掌中木偶戏
灵水村紧临灵源山,是风景里的闽南会客厅。
话桑别墅
其中,晋江福全村、塘东村、南浔村、福林村、灵水村、梧林村、围头村、瑶前村、檗谷村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。2023年晋江市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。
晋江市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图
晋江传统村落以一如既往的包容姿态,迎接着八方来客。这些承载着闽南文化精髓的古厝群落,在红砖燕尾脊的斑驳光影间,既坚守着“皇宫起”的营造古法,又悄然融入了现代生活的烟火气——侨乡屋檐下可能藏着文创咖啡馆,百年宗祠里正举办着国际艺术展。开放包容与传承创新的微妙平衡,恰似晋江人“爱拼敢赢”精神的文化注脚。
(图/文供稿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)大圣证券
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